当前位置:

探访龙潭

来源:云龙示范区 作者:谭晓宁 编辑:何勇yl 2017-03-21 11:34:25
—分享—

  编者按: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,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,寄托着我们的民族精神、理想和信仰。云龙可说是龙的故乡,在云龙大地,关于龙子龙母的民间故事口口相传,以龙命名的地名、道路比比皆是。为了挖掘悠久的历史底蕴,演绎云龙的精彩故事,展现示范区的跨越发展,打造云龙的地域文化,今日云龙报四版(文化生活版)特开设《云龙说“龙”》专栏,今天推出第一期《探访龙潭》以飨读者,并热忱欢迎各界人士赐稿。

  十二月中旬的一天,雨过天晴,我们沐浴着暖暖的冬阳,来到学林街道大丰社区周龙庙组,探寻周龙踪迹,聆听龙母传说。

  在龙母河畔,我们见到了年近八旬的言水存大爷,言大爷虽年事已高,但精神矍烁,聊起龙潭,说起周龙母子,言大爷兴致勃勃,领着我们跨过龙母河上的洛龙桥,来到龙潭边,指着碧波荡漾的潭水侃侃而谈。

  从前,龙潭附近住着一对母子,母亲叫周氏,儿子叫周龙,她们生活艰苦,相依为命。周龙从小就熟习水性,摸鱼抓虾是他的拿手好戏。一天,周龙和同村小伙伴下河摸鱼,在石岩缝中摸到一个怪蛋,足足半斤有余。伙伴们好生奇怪,都来哄抢,周龙跑不开,躲不赢,急中生智,忙将其咬破,一仰头将蛋汁倒进嘴里。

  当天晚上,周龙梦见自己要上天去,他将梦告诉娘,周氏笑曰:“龙儿,你到天上去做什么?”周龙答道:“我们这里旱涝成灾,十年九不收,我要到天上去惩罚水怪和旱鬼,为百姓做点好事,娘愿意吗?”周氏连忙说:“愿意,愿意,可是人怎能上天呢?我的蠢崽。”

  过了一些时候,周龙突然全身发热,骚痒不止,抓得全身皮开血流,在床上不停地翻滚。周氏一看儿子满身是血并长出鳞片,吓得昏倒在地,眨眼间电闪雷鸣,狂风大作,一道电光像长蛇般飞向天际。等周氏醒来,儿子早已不见踪影。她嚎啕大哭地喊道:“儿啊!儿啊!你当真上天去了?” 周氏眼睛快哭瞎了,也没见儿子回来。周龙上天的消息不径而走,很快就传遍浏、醴、湘、善四县。

  一年,湘江两岸的稻子正扬花吐穗,但老天爷却滴雨不下,田晒裂缝了,禾苗快旱死了,沿河两岸百姓个个埋天怨地,哀声叹气。为了弄点水,大家吵闹不停,争斗不休。周氏想起儿子上天前说的话,于是她深夜摸黑到后园点燃几根香烛,向天高喊:“龙儿啊!你晓得不晓得百姓的苦楚,你看冒看见乡邻的争斗?如果你真有神灵,就降雨三日,不然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。”果然不久,大雨连降三天,快要枯死的禾苗又转青了,老百姓个个喜笑颜开。

  为纪念周龙为民解忧的功德,民国元年(1912年),当地一个叫汪家贵的老人在走沙港临河处牵头倡修周龙庙,得到周围乡邻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,大家捐款投工,周龙庙很快建成,并在庙前立了一块石碑,上面镌刻“周龙游于湘水,值浏、醴、湘、善四县大旱,民甚苦,龙怜之,降雨三日”等文字。

  言水存大爷介绍说,周龙庙毁于上世纪的“文革”期间,现在原址已是一家金属门窗厂,目前周龙庙唯一的遗迹是他家保存的半块捐款功德碑。听说有当年实物,一睹为快的情思即刻涌上心头,我们急忙走进言大爷的家门。在他的指引下,我们在废弃的猪圈里找到了当年的功德碑。这是一块镌刻了捐款人姓名和银元数量的青石板,上面的字迹仍清晰可辨,是难得的文物资料。当我们问及功德碑是什么时候收藏的,言大爷说是他父亲当年拆除周龙庙时特意留下的。望着刻下深深历史印痕的功德碑,让我们看到了民众对周龙的怀念和崇拜之情。历史悠久的龙文化已在人们心中生根开花,成为云龙人生生不息的精神图腾。

  告别热情健谈的言大爷,我们踏上归途,只见公路两旁道路纵横,工厂林立,高楼鳞次栉比,昔日的阡陌农田已成为繁华市区,当地民众离土不离乡,就地奔小康,成为新时代的市民,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。我想天上的周龙看到故乡的巨变,也一定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。

  注: 浏、醴、湘、善四县指当时的浏阳、醴陵、湘潭、善化四县,民国初年善化县域分别划归长沙、湘潭管辖,善化县名不复存在。

来源:云龙示范区

作者:谭晓宁

编辑:何勇y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株洲经开区新闻网首页